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生活

法律生活

合同欺诈行为都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2-28
阅览量

在现代社会,合同可以说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东西,它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多个领域内,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随着近些年来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

在现代社会,合同可以说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东西,它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多个领域内,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随着近些年来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在签合同的时候开始有了防范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出现其实也正是因为近年来合同欺诈事件逐渐增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合同欺诈的行为都有哪些。

合同欺诈
1、伪造合同
伪造合同行为指的是欺诈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伪造合同主体、伪造合同内容等手法,凭空捏造或者虚构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
2、货物引诱
货物引诱指的是欺诈方利用受害方急需货物的心理,编造谎言欺骗对方,从而达到签订合同欺骗对方的定金或预付款的行为。
3、虚构主体
虚构主题指的是欺诈方伪造营业执照,虚构企业名称、资金、经营范围等,采用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骗取他人财物。
4、谎称专利技术引诱
这种行为指的是欺诈方虚构自己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的专利、高新技术,打着包技术、包设备、包培训、包回收、包利润的幌子,引诱对方签订合同,其目的则是骗取对方的转让费、培训费、设备费。
5、虚假广告、信息引诱
该行为指的是欺诈方先发布虚假广告和信息,诱使他人与自己签订合同,从而骗取对方的中介费、立项费等财物。
6、虚构担保
这种行为指的是欺诈人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进而骗取对方的财物。
7、抵债诈骗
这种行为主要指的是欺诈人先与对方签订合同,然后让对方先履行,等到对方履行合同后,声称自己无力支付货款,愿以产品抵货款,接着以劣质产品抵货款,使对方蒙受损失。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