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这行不同于其他,一步错步步错!刚入行的年轻律师艰难程度达5颗星,既难于入行,也难于坚持,更难于迷茫。
但困局绝不会是永远的,破局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现在'...
律师这行不同于其他,一步错步步错!刚入行的年轻律师艰难程度达5颗星,既难于入行,也难于坚持,更难于迷茫。
但困局绝不会是永远的,破局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现在我们一起来解锁几个新手律师常见难点吧!
选所难?
记住第一准则!
选所一直是热议话题,有人总结出了一个排序:红圈所>国内大所>当地一线大所>普通律所。大部分人支持选择红圈所,原因主要有待遇好、内部培训好、客户优质、项目严谨内控严格.....但红圈所氛围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也不是每个红圈所的律师都很厉害。
其实无论大所小所都有其优劣势,从自身发展来看,第一准则应该是学到东西。
最关键的是团队和老师,如果你在一个好律所里跟着一个不好的老师,那也是会严重耽误你的。好的老师懂得引导你学习,指导做诉讼流程图、画诉讼流水横道图,做法条抽取,教你搞诉讼策略,带领你去谈案等。而跟错老师,不仅无法提升自己,甚至最后在这行尴尬退局。
表现难出色?
掌握这项工作技能!
年轻律师在工作技能的提升上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掌握好技术,将自己培养成为法律科技能人却是一个助你后来居上的技能,这是很多律师没意识到的点。
尽可能多地了解目前市面上法律科技产品,类似大数据检索、做图,学会用keynote、xmind等工具。我们除了能利用它们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帮助我们进行直观的表达,尤其是高端业务,还能以此提高客单价。
老律师的经验和资源我们没有,但技术和数据能力,是年轻律师一个很大的优势!
人工智能是趋势,案件检索、尽职调查这种重复性高、复杂度低的法律工作将大幅度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将由机器助手完成。
但再厉害的系统和工具,也不能代替律师本身的工作,不要为了偷懒而忽略了自身专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法律
专业能力提升慢?
学会偷师和积累!
很多律所,即使是高度专业化的红圈所或者大所,老师的带领指导可能是为了让你尽快适应工作,年轻人不能长期依赖,核心的能力只能靠偷师和积累。
专业能力欠缺的年轻律师,除了要汲取老律师的办案思维,更要观察他们在办案过程中异常重视的细节,甚至反复叮嘱你注意的一些杂碎工作,有可能是他的制胜之处......换个角度思考,学习不一定是通过他言传身教或你问几个问题,偷师更多的是讲究洞察!
而积累则不一样,我们在不同项目上积攒起的经验、与不同专业背景的同事合作获得的提升都离不开我们在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在实践经验中积累更多解决方法,这是提升专业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但积累的重点是经验的叠加!从首次解除陌生业务到熟练这类业务,正常的律师一般只需亲身体验做完全过程3次;同类型的一般案件处理过5件,就可以说是熟练,甚至纯熟掌握实务能力了。
业务能力欠缺?
发展和维系人脉很重要!
“口碑”依然是让律师安身立命在法律服务这个圈子里一个头部因素!
律师做业务、拉关系无非就是建立自己的口碑,打响名气。好的律师不会单纯为了钱去随便接业务,更注重自己专长的宣传,与其我求客人,不如客户求我。
与口碑息息相关的另外一个词是人脉,口碑能为你带来更多人脉,人脉能助力好口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律师的人脉不是在于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并认可你的专业。
从律所内部生存角度来看,律师发展人脉的方式可以是抱团与积极互动。
新人在律所里不建议独来独往,团队对刚入行的我们帮助非常大,无论是案件合作还是案源开拓,都是你的后盾,团队成员是你的支持大部落。但我们作为一个个体,也要懂得分享资源、进行互动,我们在做事业的同时也在做口碑!
从外部发展角度来看,律师发展人脉的方式可以是维系和服务客户。
你亲自参与和负责的客户,要满足他们的要求,加强联系,注重细节。服务好了,他们会是你以后的人脉;服务不好,你失去的不仅是当前一个案件,可能是一个长期客源。
你不直接为他做业务,但因工作或其他非业务产生联系的潜在客户,这类人你要展现自己的职业素养,提高自己给对方的印象曝光度,把握多对方的业务需求,适时转化为自己的客户。
无论是同事还是客户,每一类人都是你发展人脉的一种,业务的拓展就依赖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