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生活

法律生活

解雇员工证据不足的法律风险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2-02
阅览量

法律上规定了用人单位无需承担赔偿责任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在以存在法定情形为由解雇劳动者的时候必须有足够证据证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 '...

法律上规定了用人单位无需承担赔偿责任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在以存在法定情形为由解雇劳动者的时候必须有足够证据证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

不然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在诉讼中就是因为拿不出合法解除劳动者的证据而承担了败诉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防范】
解雇环节是最容易发生劳动争议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慎重,证据不足或程序违法均会被认定为违法解雇。因此,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辞退员工一定要注重“合法性”。这里面包括了理由合法,程序合法,证据合法。用人单位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来主张自己的辞退依据合法,然后通过合法的程序来辞退员工才不会留下“后患”。
在诉讼过程中,证明辞退合法的举证责任是在用人单位这一方的,所以用人单位应该确保自己证据确凿。而支撑“证据”的依据就是相关法律依据和经过合法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要在规章制度详细具体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和标准。
用人单位在实体上做到了合法,在程序上也要千万注意。比如法律上规定的需要提前告知的情形、书面通知的形式、事先告知工会并经过工会同意等等情形,这些用人单位都应该一一注意,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进行,才可做到“后顾无忧”。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辞退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