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生活

法律生活

劳动合同中约定离职后年终奖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2-21
阅览量

公司在劳动合同中或者公司规章制度中明确约定:“对于职工离职后的年终奖金单位有权不再发放”,该条款约定是否有效? 理论界和实务操作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

公司在劳动合同中或者公司规章制度中明确约定:“对于职工离职后的年终奖金单位有权不再发放”,该条款约定是否有效?

理论界和实务操作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或者人民法院也做出过不同的认定和裁判,是否有效各方争议很大。

第一种观点是,该约定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且劳动者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有权处分自己的权利,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也不不存在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的情形,因此约定合法有效,双方必须按照该约定执行。
第二种观点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的规定,该约定属于免除单位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情形,奖金属于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劳动合同中虽然约定劳动者离职后不再支付年终奖的约定,但是该条款属于免除自己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情形,因此属于无效条款,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是笔者认为,离职后年终奖是否仍应发放?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如果系劳动者每月应得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只是为了加强管理,在每月报酬发放的时候将劳动者应得劳动报酬的一部分予以提留,并在年终时作为年终奖向劳动者一次性发放的,如果劳动合同未到年终而解除,即使劳动合同中有“离职后奖金不再发放”的约定,由于该约定排除了劳动者的权利,则属于无效条款,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发放对应期间的年终奖。
合同

如果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劳动者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或者符合一定条件后,用人单位在年终向劳动者另行支付一定数额的年终奖的,如果劳动合同未到年终而解除,司法机关应当审查劳动者是否完成了约定的工作任务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年终奖的发放条件是否成就?笔者则认为该约定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劳动者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处分自己的权利,该约定是合法有效的,对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年终奖的请求不应该得到司法机关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