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生活

法律生活

用人单位拒发离职员工年终奖的法律风险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2-10
阅览量

劳动者离职的时候,用人单位对于年终奖的发放有不同的做法。 有的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的合同中约定了年终奖的发放情形,有的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对如何发'...

劳动者离职的时候,用人单位对于年终奖的发放有不同的做法。

有的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的合同中约定了年终奖的发放情形,有的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对如何发放年终奖进行约定。那么,如果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中约定离职人员不发年终奖是否有效?

笔者认为约定离职人员不发年终奖是无效条款。年终奖作为劳动者整个年度的工作肯定,只要劳动者确实为用人单位尽心尽力的劳动了,那么他的付出就是存在的,用人单位不可以因为他要离职就否认他劳动的无价值和无意义。实践中,有很多用人单位拒发离职员工的年终奖,被员工告上法庭,用人单位往往会面临败诉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防范】
劳动者离职时,虽然并未到年终奖的发放时间,用人单位应在离职时与劳动者协商结清年终奖,或者在发放年终奖的时候,向离职劳动者支付他应得的年终奖。此外,根据法律规定,当劳动者证明用人单位有发放年终奖,用人单位应就劳动者是否有资格获得年终奖及获得的金额承担举证责任。因此,用人单位需要制定明确的年终奖发放规定或者考评细则,明确年终奖的发放人员范围、条件以及标准,而且要保留发放年终奖的相关证据。
年终奖
 
【法律依据】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六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第七条规定,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第二条第一项
关于奖金的范围:生产(业务)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