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自己交完15年社保就要争取退休拿养老金了。这个话也就是说说的,哪有这么简单。不到退休年龄就想享受退休待遇?
退休是有不少好处,比如养老金不'...
很多人都说自己交完15年社保就要争取退休拿养老金了。这个话也就是说说的,哪有这么简单。不到退休年龄就想享受退休待遇?
退休是有不少好处,比如养老金不交税,都是到手纯收入。但是退休之后所有的钱收入都不用交税吗?我们来大概捋一下。
一、退休之后不用交税的收入
退休之后不用交税的收入,首先我们想到的肯定是养老金啦。是的,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统统免税。我们最常见的应该就是养老金了。这部分钱是我们辛苦一辈子之后,用来安享晚年的生活保障。国家给的免税待遇,当然也是对我们老年生活的照顾。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到了退休年龄,但是延迟退休的高级专家在原单位领取的各种工资性收入,包括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也视作离休和退休工资,也免税。
但是这些高级专家不是嘴上说说的,而是需要符合几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高级专家。这里的高级专家定义非常严格,仅包括两类人,一类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专家,一类是两院院士。除此之外,都不享受这个待遇。
第二,是在原单位领取的。如果是其他单位给的钱,诸如讲课费、稿酬、劳务费,都不在此列,还是要缴纳个税的。
第三,仅限于工资性收入。如果原单位里有经营性收入,比如分红之类的,也不能免税。还是要按照经营性收入交税。
第四,那就是要延迟退休。这里的延迟退休,男性没有什么争议,就是60岁以上。女性呢?那就要看原岗位是否是管理岗位了。但是这个问题我看早晚要解决,否则始终存在男性退休年龄一刀切,女性却还要分管理岗和非管理岗,总觉得哪里不对。当然,一般来说,能符合这个标准的女性高级专家大多数也是55岁才退休的。
二、退休后也要交税的收入
其实除了上面这些之外,退休后的收入都要交税,那么我们最常见的有哪些呢?
原单位发放的养老金之外的各类补贴、奖金、实物是要缴税的。所以,退管会发到个人的福利,似乎属于这个类型。但是,大家也不要慌,理论上需要缴税和实际缴税之间还差着6万的免征额呢。
退休返聘获得的收入。这个和前面说的延迟退休不一样。延迟退休免税仅限于在本单位的高级专家的工资性收入。退休返聘的范围明显比延迟退休免税政策的面要宽得多。退休后兼职的,按照劳务收入纳税,退休后再任职的,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纳税。
这里就出来一个问题,如何认定兼职,如何认定任职?我们最常见的可能是退休返聘的财务、门卫等基础性岗位,这类都作为劳务关系处理,也从来没有异议。另外还有一类,我们聘用退休人员担任营销总监、市场总监,甚至财务总监、人事总监的。这类应当作为任职来对待。基本上这些人是在公司做全职的。
再有就是个人提出提前退休获得的一次性收入这个是要征税的。这个征税的标准是按照提前退休手续办理时间,到正常应当退休的年龄之间的实际年度进行分摊,再根据年度收入适用的税率进行纳税。因此,同样的,从应当纳税到实际纳税之间还有6万块钱的差距。并非每个提前退休的人,真的都要交税的。
退休金
三、企业为员工退休做好筹划
大多数员工退休之后和公司不会再保持联系,但是也有些核心员工,比如公司的高管或者高级技术人员等,企业还想继续聘用的。那么,在返聘时就要做好筹划了。到底是按照兼职来使用,还是按照再任职来使用?毕竟能享受到延迟退休免税政策的高级专家并不常见,我们平时处理得更多的是公司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返聘。
毕竟返聘一个核心层的员工所要付出的钱并不少,有些甚至还要继续按照全职工作来支付报酬。这个时候,对企业来说,无论是作为劳务关系处理,还是按照再任职处理,其实支出的变化并不大。从劳动者来说,返聘兼职和继续任职之间,在心理上还是有微妙的变化的。虽然按照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劳务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在最终的税负上是一样的,但是在预扣预缴时,还是有差异。这也会对员工的心理造成影响。
因此,企业如何处理好返聘员工的关系,还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就目前大多数人的健康状况来看,其实退休的时候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因此,通过兼职甚至全职的再就业,充实自己,提高生活质量也是常态。很多人退休之后再干5到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