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生活

法律生活

薅羊毛背后存在的风险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1-27
阅览量

随着手机应用的逐步广泛,各类APP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而与此同时一个熟悉的词汇逐渐在我们耳中响起,那就是薅羊毛。放在当今时代里,薅羊毛的含义显然与往日不'...

随着手机应用的逐步广泛,各类APP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而与此同时一个熟悉的词汇逐渐在我们耳中响起,那就是薅羊毛。放在当今时代里,薅羊毛的含义显然与往日不同,它指的是利用各种网络金融产品或红包活动推广下线抽成赚钱,又泛指搜集各个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各类商家的优惠信息,以此实现盈利的目的。

薅羊毛
事实上只要你稍微去搜索引擎里搜一下便能发现许多薅羊毛相关的新闻,一些商家动辄便被羊毛党薅去成千数万乃至几十数百万的损失,而且此类事情还极为常见。
理性分析来看,当今整个消费市场甚是庞大,而具有购买力的人也很多。商家从既得利益点出发,最大的问题在于引流,也就是如何吸引消费者前来消费。在这个背景下,一些商家推出了五花八门的送红包送券的优惠促销活动,可殊不知这样的活动却恰恰被“有心”人盯上了。
他们钻研各类优惠活动的漏洞,甚至于专门写脚本程序来针对于上架推出的某一活动,稍微有点规模的还可以辅佐各类设备对商家大肆出击,完全就是是职业羊毛党。同时各类薅羊毛的群也不少,在这类群里都会有最新的消息,哪里有羊毛和薅、哪里的羊毛质量好等等。
可以说现在薅羊毛已然成为了一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虽说谈不上多么邪恶,但可以断言是犯法的。因为按照薅羊毛的模式来说,其实这一行为属于不当得利,当不当得利的数额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则涉嫌刑事犯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22条中有明确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