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守法普法

守法普法

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3-20
阅览量

未成年犯罪是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的一大问题所在,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在更为迅速便捷的同时,也让未成年犯罪事件进一步扩张。在认识'...



未成年犯罪是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的一大问题所在,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在更为迅速便捷的同时,也让未成年犯罪事件进一步扩张。在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国有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此来降低未成年犯罪的出现几率和危害。也正是如此,在我国也有着一套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未成年犯罪


1、从宽原则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一般来说只要是未成年人犯罪,那么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当然了,这个从轻还是减轻以及从轻的幅度到底该怎样计算,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案情来分析。
2、不适用死刑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这一点也是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的一种保护,未成年人在犯罪时心理和身理都出于发育的过程中,自我辨识能力较弱,因此,未成年人不适用于死刑。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所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司法人员通常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用教育和感化来挽救未成年人的堕落行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