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守法普法

守法普法

企业应该知道员工入职需要注意的法律风险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3-21
阅览量

员工刚刚被招聘进单位的时候,用人单位就应当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如果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来说存在诸多的法律风险: 1、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 '...

员工刚刚被招聘进单位的时候,用人单位就应当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如果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来说存在诸多的法律风险:

1、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

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入职在一个月之内单位没有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超过一个月后,从第二个月的第一天开始算,如果单位还是没有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员工就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向单位索要双倍的工资,也就是在这第二个月之后员工工作每一个月他就可以向单位要两个月的工资。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个成本是非常的高。假设员工工资为10,000 元,一个员工单位就要增加10,000元工资成本,如果类似这种情况有10个员工,单位就要每个月多付10万元工资,一年就要上百万元。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用工成本。
案例:
有一家用人单位曾经碰到这样一件事情,人事经理听完我的一次讲座之后,他突然想到他们单位有两个员工入职已经半年了,叫他们来签合同,但员工一直没有来。人事经理感觉到这两个员工可能会向单位索要双倍工资,于是等第二天他回到办公室催促对方来签合同时,对方果然提出说签劳动合同可以,但是先把前面半年欠他们的双倍工资先付给他们。这俩个人单位要多付给他们12个月的工资,人事经理感到非常为难,因为自己的工作失误,要让单位多付给员工12个月的工资成本,估计自己也难以向领导交代。后来,这两个员工申请了劳动仲裁,单位最终败诉了,人事经理也被迫辞职了。
     以上的案例说明一个道理,不要侥幸员工不懂劳动法律,相反的对他们自身有利害关系的法律,他们可能比用人单位还不研究的更加深入。
 
2、补偿金和赔偿金的风险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愿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这时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除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外,还应当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愿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所以如果企业工作人员存在拖延签订和拖延解除的行为,就会给企业增加上述的成本。

3、无固定期限的风险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除向劳动者每月支付11个月的两倍的工资外,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样还应当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
4、工伤赔偿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如果单位不愿意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更加不会为员工去缴纳社会保险,而社会保险中包含了医疗和工伤保险,如果出现员工工伤事件单位就要承担全额的医疗费用和工伤赔偿费用。

二、企业该如何避免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如果员工入职之后一个月,单位还没有跟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单位要支付双倍的工资,这个成本是巨大的。那用人单位要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来避免这个风险呢?下面我们介绍几种方式:
1、在员工录用通知中就注明员工在入职之后的某一时间内到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签订劳动合同。因为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履行了通知义务,由于员工的原因没有来签用人单位是不用承担双倍工资的。
2、在员工入职之后进行入职教育的时候,提到通知员工去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宜,并且让员工的入职教育的内容进行签字。
3、书面通知,很多员工经过口头催促之后,他就是不愿意来签订合同,而在发生纠纷的时候,又向单位主张权利。所以非常有必要单独发一个书面通知去给本人。
发通知的方式通常有两种:
第一种是通过直接当面给本人并要求签收;
第二种是用快递方式发到他家里,并且在快递备注一栏里面写清楚是催促劳动合同签订通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