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专业化,行业律师系标签。而熟悉某一行业,办法之一,就是读案例。在做建工案件前,对该行业也完全不了解,从事该项法律业务后,就行业的专门问题,一度只能通过'...
律师专业化,行业律师系标签。而熟悉某一行业,办法之一,就是读案例。在做建工案件前,对该行业也完全不了解,从事该项法律业务后,就行业的专门问题,一度只能通过向客户求教、向书本学习,但后来逐渐摸索认识到,可以通过研读案例来熟悉某个行业。
因为行业内的问题,形成纠纷后转化成法律问题,在解决争议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行业的术语,甚至技术、工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最后都会展现在文书之中。因此,通过读案例,对了解、熟悉一个陌生的行业,是非常便捷、直观且效果显著的方法。
坚持读案例,尤其是专业领域内的优秀裁判文书,对系统掌握这一领域内法律知识、裁判规则等,大有裨益。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就裁判文书所涉的主要法律规定、司法解释,进行收集整理。在工程案件纠纷中,裁判文书引用频率最高的法条与司法解释,也就很容易为我们所熟悉并掌握。比如《合同法》第286条工程款优先权、原司法解释第1、2条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等。案例读多了,时间久了,这些专业知识,能够做到如数家珍。熟悉了法条与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在与专业客户交流时,可以增加客户对律师的信任度,更便于达成合作关系。
在司法机关强力推行类案检索指导制度的当下,研读案例尤其是最高法院的案例,具体非常重要的实务价值。遇到争议大的案件,将最高法院裁判的类案,提供给裁判机构,往往会对现案的裁判会起到定海神针之功效。曾在某工程纠纷中,向某高院提供承办人在他案的判决文书,以说明合伙型开发一方自然人主体,应对欠付工程款承担连带责任。承办法官收悉材料后,对我们赞许有加,认为代理人“功课做得很足啊”。此案代理的结果,当然也就不言自明。
案例此外,坚持研读专业典型案例,坚持对该行业内的法律问题进行思考与表达,与律师的专业定位相契合,可以逐步树立起律师的专业形象,这是律师职业方法论的重要一环。只有坚持在专业领域内深耕,才可能形成专业特色,形成口碑,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
通过大量研读案例,并将研究内容转换为法律成果,成为律师专业营销的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案源渠道的问题。解决了这一头等大事之后,反过来律师又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来研析更多更有价值的裁判文书,进一步强化专业律师的特质。如此,反复迭代升级,实现专业突破,也就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