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守法普法

守法普法

业务外包如何防范假外包真派遣的用工风险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2-27
阅览量

目前,销售企业保安、保洁、餐饮等后勤业务普遍采取业务外包的方式。业务外包也称为劳务外包,并非法律概念,是指发包人将其部分业务或工作内容交由承包人完'...

目前,销售企业保安、保洁、餐饮等后勤业务普遍采取业务外包的方式。业务外包也称为劳务外包,并非法律概念,是指发包人将其部分业务或工作内容交由承包人完成,发包人按照约定向承包人支付外包费用。

“假外包、真派遣”的说法来源于《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以承揽、外包等名义,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按照本规定处理。
业务外包最大的优势在于发包人无需承担用工责任,而由承包人承担用工管理责任。而业务外包的劳动者一旦被认定为劳务派遣用工,当发生劳动争议或劳动者人身伤害时,发包人极大可能需要承担连带用工责任。因此区分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明确两者之间的界限就显得尤为重要。

01两者主要区别
1、法律适用不同
业务外包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适用《民法典》的规定,而劳务派遣属于一种用工形式,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外包业务
2、协议内容不同
   劳务派遣协议以派遣劳动者为主要内容,业务外包合同以外包业务为主要内容。因此,两个用工主体之间签订的协议内容涉及对劳动者的要求,如数量、素质等,约定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等内容的,应当认定为是劳务派遣关系;如协议的内容不涉及对劳动者的要求,只对业务有要求的,应当认定为是业务外包。
3、 对劳动者的管理不同
从实际履行过程中对劳动者的管理和使用来看,劳务派遣由用工单位直接使用劳动者,用工单位可以对劳动者进行管理,用工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适用于被派遣劳动者;而业务外包中,发包单位不对劳动者进行管理,发包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不适用于从事外包业务的劳动者。

02防范“假外包、真派遣”的关键点
从裁判文书网查询相关案例显示,如果协议的内容属于业务外包,但实际履行中如果发包单位对业务外包的劳动者进行管理和直接使用的,应当认定为是劳务派遣用工。目前我方的业务外包均使用标准文本签订,对外包业务标准约定规范,潜在法律风险较小。因此防范“假外包、真派遣”的关键在于实际履行过程中,发包单位仅对外包工作成果进行考评,而不对劳动者进行管理,不进行工作安排和分配,不用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和考核劳动者。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