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可能会面临一个难题,即公司创始人A有个好项目,但手里没钱。于是,找到投资人B进行投资。然后,公司的决策权力,就落在了投资人手里,创始人反而无法掌控'...
创业公司可能会面临一个难题,即公司创始人A有个好项目,但手里没钱。于是,找到投资人B进行投资。然后,公司的决策权力,就落在了投资人手里,创始人反而无法掌控公司了。
这种是最糟糕的股权结构。本应该负责公司运营、决策的创始人,没了对公司的控制;而对公司不甚了解的投资人,反而拥有决策权力。这种公司,创业未半就会内讧而崩殂。
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小编有很多方法,可以让公司创始人,以少于其他股东的出资,拿到公司的控股权。
方法 . 01
投票权委托
公司创始人在引入投资人时,就将投票权委托作为入股的前提条件。如果是纯粹的财务投资者,是不会拒绝这项提议的。通过投票权委托,创始人即便持股极少,也可以掌握公司控制权。
例如京东集团,刘强东的股份极少,但他对公司依然有50%以上的投票权。这得益于他与后加入的投资人签了投票权委托。
投票权委托,除了帮助持股比例小的创始人赢得公司控制权,也可以帮投资人夺取公司控制权。当公司经营不利,小股东们对董事会不信任,想进行改组时,就可以尽量多地争取股东们的投票权委托,干翻董事会,掌握公司控制权。
方法 . 02
一致行动人协议
股东之间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承诺在股东会进行统一的表决。如果这些股东的股份总共超过了50%,那么相当于在股东会的表决权超过了50%。
处于公司管理层的股东,可以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有效阻止别的股东或者外来的投资者参与公司运营、决策。
方法 . 03
AB股设计
AB股设计,是资本市场上非常常见的防御手段。它可以防止股权被多轮融资稀释,保护创始人权益。
AB股基本的操作就是同股不同权,例如,将公司管理团队的股份,设置为“一股十票”,而外部投资人的股份,设置为“一股一票”。这样,公司团队就能以少量的股权,获得更多的投票权,掌握公司控制权。
方法 . 04
引入有限合伙企业
创始人与投资人共同成立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公司的持股平台。创始人为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GP),而投资人作为有限合伙人(LP)。
然后由有限合伙企业作为非法人股东,入股
注册有限公司。只要有限合伙企业的持股比例高于50%,作为有限合伙企业的GP,创始人就能实现对公司的控股。
这种股权架构,在股权并购案中,也经常出现,因为通过有限合伙企业持股,一则和自然人持股一样,无需缴纳
企业所得税,二则可以将分散的投资人集中在一个平台,方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