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服资讯 > 工商资讯

工商资讯

创业阶段公司如何应对绩效考核带来的员工负面情绪?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3-27
阅览量

“要想让员工不痛快,也让老板不痛快,就实施每月一次的绩效考评吧!”你一定也听过这样的说法,有过类似的体验。是什么让善意的初衷走向了背道而驰的结果?在'...

“要想让员工不痛快,也让老板不痛快,就实施每月一次的绩效考评吧!”你一定也听过这样的说法,有过类似的体验。是什么让善意的初衷走向了背道而驰的结果?

在展开介绍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个前提,这里所指的绩效考核不是仅指每家中介公司都在抓的经纪人量化工作,或者叫做有效行程管理工作,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有很多中介公司在成立伊始,就给各级销售人员、权证、财务、行政、人事等等岗位都建立了KPI管理指标,甚至引入了复杂的绩效考评体系,希望用各种KPI来引导员工,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事与愿违,很多公司甚至因为引进了科学的绩效考评而走上死亡之路。其实,KPI就像计划经济一样,理论上讲是非常合理的,没有任何逻辑错误,所以大家才会追捧,但是很多人却忘了推行KPI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完善的管理流程和职业的团队合作。如果我们能精确地知道何时,何地,人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计划经济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理想国。所以请大家不要再痴迷于绩效考评,热衷于KPI,应当把关注点放在经营人心上,人不是机器,需要主管评价,而不是客观评价。我见过太多公司引入KPI之后走入误区,激发并强化了大家的自私心里和本位主义,一旦不同部门的KPI有矛盾,有冲突,麻烦就大了。

关于绩效考核的问题,对于创业阶段的房产中介公司来说,我是非常不建议在考核这个事情上做文章,我建议大家用辅导来代替考核,为什么呢?因为创业型的公司各方面的制度、体系都不成型,总是变化的,换句话说,我们要保持柔软的身段,要具备水的特质,要经常的调整自己,这是一个创业型公司能否成功的关键,不能较劲儿,不能较真儿,否则自己就把自己弄死了,所以说创业型公司的工作重点一定是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去做文章,不断地调整自己,不管是服务的调整,还是心态的调整,总之创业型公司一定要保持灵活性,一旦陷入了固执的境地,就会变成自我欣赏,就会离客户的需求越走越远,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创业需要宽松的环境。员工为什么会有负面情绪?一般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导致。公司的各项制度没有征得员工的同意,同时对员工的感情、心态,没有做过多的考量。因为创业不像守业,不像在一个成熟的公司可以用规章制度去约束员工,一个萝卜一个坑;创业期的小公司需要创意,需要激情,需要触发员工的状况,所以不能把这样的公司弄得很僵化,一定要充满活力,而要充满活力就不能有太大的压力,而是让大家有动力,用动力式管理取代压力式管理。

第三个观点,创业需要包容失败。也就是说你这家公司允许不允许员工出于创新的目的而去试错。如果员工花了很多钱,做了一个活动不成功,被老板骂得一塌糊涂,以后员工还敢做营销创新吗?最后只能是老板说做什么员工就去做什么,老板不说的员工坚决不做,员工自主创新等于是找死,自己找麻烦。但是在一个创业型的公司,最怕的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老板一人说了算,这样整个公司的智商就是老板一人个体的智商。创业需要集体的力量,需要大家伙一块儿脑力激荡,共同去奋斗,这家公司才能够走向成功,所以不能刻意的去推动绩效考核。

我想再展开来讲一下,就是不管什么样的制度,大家一定要知道,制度要来源于员工。中国这个大环境比较特殊,很多政策都是自上而下的,所以很多公司也习惯了这种方式,职能部门直接拿一个政策就通知下去了,这样做导致的结果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为你没有事先征询大家的意见,很多人就会反弹,要么阳奉阴违,要么就是拖延,我不说不做,但是我给你拖,让你自己觉着这样做不行,最后不了了之。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解决方案就是任何政策和制度只要涉及到了执行者,涉及到了员工,一定要征询大家的意见,不能是发布以后再改,那样公司的权威性就没了。就像曾经有个闯黄灯的交通规则,推出来一星期就被老百姓给灭了,这很没面子,这样的事情一多了,公司就失去信誉了,就没有人相信你。那怎么办呢?那就是要在政策推出之前广泛征询大家的意见,由职能部门向全体员工介绍来龙去脉,为什么这么设计,同时听取大家的意见。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