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服资讯 > 财会税务

财会税务

汇兑收益在贷方还是借方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9-07-31
阅览量

汇兑收益是指外币账户月末调整汇率时, 按照汇率大小, 调整的外币折合本币的差额,对于汇兑收益,应通过银行存款科目、汇兑收益科目核算,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何'...

汇兑收益是指外币账户月末调整汇率时, 按照汇率大小, 调整的外币折合本币的差额,对于汇兑收益,应通过银行存款科目、汇兑收益科目核算,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汇兑收益的会计分录应当怎么做?

1、结汇时(外币兑换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实得数字)

财务费用(借贷方的差额,如果借方大于贷方,那么就是汇兑收益,用红字;如果借方小于贷方,那么也就是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账汇率,进行计算换成人民币数字)

2、购汇时:

借: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账汇率,进行计算换成人民币数字)

财务费用(借贷方的差额,如果借方大于贷方,那么就是汇兑收益,用红字;如果借方小于贷方,那么也就是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汇兑收益是指用记账本位币,按照不同的汇率报告相同数量的外币而产生的差额。是公司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在折算成本币时造成损益。而这部分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影响公司利润。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商业汇票贴现发生的贴现利息、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外币货币性项目汇兑的差额如何计算?

外币账户的期末外币余额 = 本期增加的外币发生额 + 期初外币余额 – 本期减少的外币发生额

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 = 期末即期汇率 × 期末外币余额

汇兑差额 = 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 – 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当前政策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整合,仅供学习参考交流。
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3123658318@qq.com我们核实后做删除处理。